《給予 Give and Take》閱讀筆記:施比受更有福
一二三言以蔽之
給予能帶來長期的雙贏,一起把餅做大、贏得長期賽局。成為利人利己的給予者,從貢獻中獲得回饋與影響力,促進給予,讓世界變得更好。
書籍
為什麼我會讀這本書
讀書會選書。
摘錄觀點與延伸思考
成功的人的第四個特質
一般相信成功的人都有三項特質:努力、能力和運氣。
作者認為有第四個極為重要但常被忽略的特質––我們與他人互動的方式。
索取者、互利者、給予者
作者根據與他人互動的方式,將人分成索取者、互利者與給予者。
索取者:個人利益至上,善於操縱及利用他人,擅長向上管理。在短期競爭的賽局擁有優勢。
互利者:以互相為原則,幫助別人希望獲得回報。會犧牲利益來懲罰自私的索取者,也會獎勵慷慨的給予者。
給予者:重視團體利益大於個人,願意犧牲自己成就他人,容易被利用。
根據 一篇對 Adam Grant 的訪問,一般而言,組織內的互利者是最多的,大概佔 55~60%,其餘索取者與給予者各佔了一半。可以透過 這個測試 來知道自己在各個角色的比例各是多少。
如上述各角色的特色,可以得知雖然索取者在短期競爭中有優勢,但長期的索取行為會漸漸地被互利者討厭,讓組織越來越不健康。作者在本書中強調給予者對團隊的重要性,不只能提升團隊的安全感,也能建立起團隊的信任感。除此之外,給予者也是良好的導師,可以帶領團隊一起進步。
最上也最下
在許多的調查中,最成功、最有生產力,金字塔頂端的員工是給予者,但在金字塔最下層的卻也是給予者。
如何避免成為索取者的墊腳石,而成為成功的給予者?
整理書中提到的方法:
-
不僅利他,也要想到利己。利己不代表自私,創造雙贏才能持久。
-
避免「影響力真空」——能覺察到他人的痛苦,幫忙但卻不能感覺有解決問題的狀態。
-
尋找其他能獲得影響力的事物,提供自己持續給予的能量。
-
增加回饋的來源,納入更多相關的數據與證據證明自己是有助益的。
-
-
確認自己給予的動機是正向的,說服自己能夠持續給予。
-
當遇到索取者時,要調整給予的品質,讓自己更像個互利者。
-
塊狀給予,把給予的事項集中在一段時間內一起做,可以比較有感給予的強度,也讓其餘的時間可以專注在其他的事物上,不被零散的他人需求給中斷。
給予的好處
紐約大學心理學者 Jonathan Haidt 提出,對給予的獲取者來說,受他人的給予行為感動會產生提升感(Elevation),這種作用能「替心靈按下『重置按鈕』的效果,能清除憤世忌俗的感覺,將其轉換成道德激勵的感受。」會讓人暫時變得不自私,也希望將這種意念化成行動。進而達成讓給予有「傳染」的效果。
除了獲得給予行為的人外,主動給予的人在大腦獎勵中樞活絡的程度其實與獲得給予一樣強烈。光是出現慷慨的想法時,保護性抗體唾液免疫球蛋白 A(Salivary immunoglobulin)就會明顯增加,加強我們的免疫系統。「付出」也被達賴喇嘛列在達成 喜悅的的八大支柱 之一。付出所創造的傳染性漣漪,可以讓彼此互助,讓世界變得更好。
讀後感
要促進給予的行為,環境相當重要。讓環境更資訊透明化、讓給予行為得到強化,才有機會讓給予形成正向循環,可以從身旁的小環境慢慢做起。
最後推薦一個網頁遊戲「信任的演化」,可以看「互動」對於社會會造成什麼影響,是一個很有趣、能夠稍稍理解人類互動與賽局理論的遊戲。